六祖真身安度千年劫波
到达南华寺那天,微雨徐徐,寺前不远处,青山滴翠,云雾缭绕。雨雾中的庙宇亭台,显得格外宁静。这里是六祖惠能真身驻锡之所。如果说光孝寺是中国禅宗的序幕,南华寺就是气势磅礴的第一乐章。
南华寺优美的风光,让人不得不感佩1500多年前梵僧智药三藏的慧眼识珠。他发现,在“香美非常”的曹溪水源处有块宝地,“可于此建梵刹,一百六十年后,当有无上法宝于此演化,到达者如林。”于是,他在此地创建了宝林寺。
隋朝末年,宝林寺毁于兵灾。此后,比丘尼无尽藏发动乡绅重建宝林寺,十五年后,惠能重返宝林寺,在此说法三十七年,此间群贤毕至,宝林寺迎来全盛时期。宝林寺曾先后改名中兴寺、法泉寺,直到宋开宝三年(公元970年)赐额南华禅寺,才以南华寺沿用至今。1934年,虚云老和尚到南华寺时,见六祖道场“一个好端端的圣地道场,竟沦为修罗恶境,牛羊乱窜,鸡鸭四散,大殿变成屠宰场,方丈寺成为驻兵营,僧寮化为烟霞之窟”。遂发愿重建祖庭,以七年时间完成。在虚云手中,南华寺恢复盛况。
行至寺院后山,见一牌坊刻有“天下宝林”,不禁浮想联翩,像智药三藏法师这样一个眼光深远的高僧,难道无法预见宝林寺建了又毁的无常法则?
在当家师的带领下,记者看到了南华寺的镇寺之宝———六祖惠能真身像。真身像高80厘米,六祖结跏趺坐,双眼微闭,嘴唇稍厚,颧骨略高。
据说,惠能圆寂前断绝饮食,打坐入定,体内营养和水分逐渐耗尽,坐化圆寂。遗体放在两个对盖密封的大缸中,缸中有一木座,座下有生石灰与木炭,经过相当时间后,遗体上的有机物质腐烂,滴到生石灰上产生热气,水分被吸干,遂成为坐式肉身,然后再进行塑造。先“以香泥上之”,然后加布,再“以铁叶、漆布固师颈”。这尊像据说如实体现了六祖的精神气韵。
惠能向黄梅五祖学法时,留下家喻户晓的佛偈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后世弟子也深知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”既然如此,为何还煞费苦心保存六祖的肉身,这岂不是违背了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的传法大义?
南华寺方丈传正大和尚告诉记者,虚云老和尚的一席话或许能解开人们的这一疑惑。辛亥革命后,虚云只身面见痛恨僧徒、杀僧毁寺、并指名逮捕虚云老和尚的滇省将军李根源。李问:“要这泥塑木雕做什么?空费钱财。”虚云答曰:“佛言法相,相以表法,不以相表,于法不张,令人起敬畏之心耳。人心若不敬畏,无恶不作,无作不恶,祸乱以成。”这段话,为历来佛门人物勤修道场佛像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诠释。
版权所有:心经在线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