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文明古国印度,作为佛教的发源地,至今保留着数量众多的佛教建筑、造像及建筑遗址。
佛教早在公元前五、六世纪就产生了,但在阿育王之前的建筑数量极少,且规模很小,仅在北方邦伯斯蒂特区的比布拉瓦、坚巴兰特区的劳里亚发现三座砖塔。
自阿育王始至波罗王朝末将近十五个世纪里,各地兴建了大量佛教建筑。可将其分为四期:一、初创期;二、革新期;三、发展期;四、衰落期。
一、初创期(公元前三世纪~公元一世纪)
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阿育王在位,阿育王本人信仰佛教,并大力推广佛教。他在佛陀活动地及边远地区建造石柱,石柱上刻有推行佛教的敕文。并在边地依山刻造敕文,即所谓摩崖法敕。石柱又名阿育王柱,共有三十处。
保存最好的石柱在劳里亚南丹,此柱无台基,下径90厘米,全高12米,顶上柱头为莲瓣、狮首。全柱雕刻丰满圆润。
鹿野苑的石柱最为壮观,它的柱头现被作为印度国徽。
蓝毗尼园,是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,也建有阿育王石柱。释迦牟尼的母亲梦白象而受孕,按照印度的惯例要回娘家分娩,她在回娘家的途中,走到蓝毗尼园休息时,释迦牟尼从她的右腋下降生。
佛灭后,佛舍利分藏于八个大塔之下,阿育王开启八塔,将舍利分给各地,为供奉这些舍利,大量的塔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,供佛徒礼拜。
关于塔的形制,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》卷十八载:“应可用砖两重作基,次安塔身,上安覆钵,随意高下,上置平头,高一、二尺,方二、三尺。准量大小,中竖轮竿,次着相轮。其相轮重数,或一、二、三、四,乃至十三,次安宝瓶。”
由此可见,塔由塔基、塔身(覆钵)、平头、伞盖(即相轮)几部分组成。
现存早期大塔最着名的是桑志一号大塔,最初约建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孔雀王朝时代,现在保存的是公元前二世纪巽加王朝时期扩建而成的。塔基圆形,覆钵近顶端略低平,塔上有平头及三重伞盖。台基周围是由栏楯围成的环礼拜道,栏楯由贯石、栏楯柱及笠石构成。栏楯上有很多浮雕。
公元前一世纪的沙多婆诃那王朝时期,在塔的四个基本方向点上修建了四个塔门。塔门总高10米,门上到处都有浮雕。浮雕题材可归纳为四类:
第一类:纹饰。有波状花缆、莲花、法轮等。
第二类:神。有门神、夜叉、夜叉女。很多都和丰收有关。
第三类:佛的象征物。即以白象象征佛的诞生;以莲花座和菩提树象征佛成道;以法轮象征佛说法;以塔象征佛涅盘等。
第四类:佛陀故事。这类题材占的比重最大,有佛传及描述佛陀前世事迹的本生。
另外,自阿育王始,印度境内开凿了数量众多的佛教石窟,按其用途可分为塔堂窟与僧房窟两种。
塔堂窟,音译名支提窟,最早可能滥觞于王舍城附近第一次结集的天然石窟七叶窟。
早期塔堂窟平面呈马蹄形,正方形或长方形正殿内左右有两排列柱,这就是礼拜殿;后面的半圆形殿内置一覆钵式小塔,塔作为礼拜对象;塔周围是一圈环礼拜道,供佛徒礼拜。
这一时期的重要塔堂窟有建于公元前200年到150年的具德萨窟;建于公元前129年的纳西克窟;建于公元前一世纪的阿旃陀第9号与第10号窟;建于公元前78年的卡尔拉窟。
僧房窟音译为毗诃罗窟。
佛教僧尼学习释迦苦行修道,若要求得正果,必须到离开城区较远的山中,其环境肃穆幽静,适于僧侣居住和坐禅。
僧房窟中厅平面大都呈正方形,正壁和两侧壁都是小石室,即居室,居室2米见方,仅可以容一个人或是两个人。居室三面都是石壁,仅一面是门。
如昆坦尼僧房窟为正方形中厅,中厅内有列柱环绕一周,三面开居室。
这时期的重要僧房窟还有阿旃陀的8号、12号和13号窟;纳西克窟;巴雅窟;贡德帕利僧房窟及乌德耶吉里、汉达吉里山僧房窟等。
值得提及的是,初创期没有佛像。当时,在印度人的思想中,佛是超然无相的,是不能用人的形象表现的,所以常用佛脚印、菩提树等物象征佛。
二、革新期(公元一世纪~公元三世纪)
公元一世纪,在北方以中亚的犍陀罗为中心兴起了月支人的贵霜帝国,一世纪末至二世纪初向南扩张到摩菟罗,至二世纪中疆域又扩张到早年释迦牟尼活动过的恒河中游一带。
公元一世纪末首先在犍陀罗产生了佛像,随后传入摩菟罗,直至印度各地,这在佛教建筑与造像史上有重要意义,表明佛教革新期的开始。
随着造佛像思想的传入,摩菟罗于公元二世纪开始出现佛像。摩菟罗位于今恒河中游西北,新德里南。这里的佛像一般是由一种土红色并夹杂白色斑点的砂岩雕凿的。佛像以印度气质为主,体格健壮,与犍陀罗有明显区别。
早期坐佛像的头、肩、膝形成很稳健的三角形,肘外翻,手虚置于膝上,袒右肩,左肩和左腋下衣纹明显,衣服很薄,手心、脚心有法轮。
头发不显着,有剃发式或平梳式,头顶有单螺形肉髻。长弓形眉,眼睛圆睁,鼻翼膨隆,嘴唇很厚,脸庞浑圆。头光较大,头光的边缘有连弧纹,光外是菩提树。
早期立像头浑圆,身体粗壮,袒右肩,两腿分开站立,脚趾分得很开,强壮有力,体态呆板,不表现思想,与早期夜叉像接近。
此时菩萨像也产生了。菩萨像的特点是装饰品多,如项链、臂钏、裙子,有的左右两指夹净水瓶,手中有轮相。
此时南方在沙多婆诃纳与伊克斯瓦库王朝统治之下,佛教建筑和造像的风格与北方不同,着名的有阿玛拉瓦提大塔,位于克利斯纳河下游南岸。《摩诃僧只律》卷三十三中有关于这种塔形制的记载:“尔时世尊自起迦叶佛塔,下基四方,周匝栏楯,圆起二重,方牙四出,上施盘盖,长表轮相。”这表明塔台基四方有方台。
该塔栏楯浮雕自二世纪至三世纪分为三期:
第一期,二世纪中。莲花纹与藤蔓纹最多,雕刻简单。
第二期,二世纪后半期。纹饰趋向华丽,故事题材增加,尤其在栏楯柱的背面。
第三期,属二世纪末到三世纪前半期。继承第二期题材,雕刻浅,表现方法趋于烦琐。
关于浮雕中的佛教题材,二世纪初至二世纪中无佛像,只有佛的象征物。大约在第三期首先在佛传故事浮雕中出现佛像,单体佛像身体细高、脸颐长,袒右肩,衣纹是较均匀的平行线,表情温顺。
南方一直未发现菩萨像,这与摩菟罗不同。
三、发展期(公元四世纪~公元七世纪)
贵霜王国至三世纪便走向衰落,四世纪初在摩揭陀兴起笈多王朝,后来统一了北印度。笈多王朝一改月支人的外族文化系统而积极发展印度本民族文化,包括佛教在内的印度文化在此期间进入黄金时代。
萨尔纳特鹿野苑的法轮塔便是笈多王朝雄伟壮丽的佛教建筑,它的大体轮廓一直保存到现在。
萨尔纳特鹿野苑亦称“仙人鹿园”,是印度四大佛教圣地之一,属印度波罗奈国,在今比哈尔邦瓦腊纳西城西北约10公里处,是释迦牟尼成道后最初说法的地方。释迦在尼连禅河畔苦行六年,后在菩提伽耶觉悟成道,即来到此地传道。建立这座大法轮塔就是为了纪念佛陀初次传道。
整个塔呈圆筒式结构,高43.5米,台基底部最大直径为28.3米。塔基外围以石块砌成,上部以砖砌成。圆形台基四周壁有八个莲瓣,瓣中有一小像龛,龛内造像。台基表面石块刻有许多纹饰,以几何纹最多,蔓草纹为主题,莲花纹为细部花纹。
另外,在佛的涅盘地拘尸城也建有高筒式覆钵塔。
笈多王朝佛教造像流行于玛尔瓦地区,摩菟罗及萨尔纳特,以印度本民族风格为主,其繁荣期为五至六世纪。
这时期的佛像是作为寺院中的礼拜对象而出现的。佛像总特征为:面相安详,倒八字眉,半开眼,下颔前伸,体形均匀。
着名的有摩菟罗佛像和萨尔纳特的初转法轮像。
另外,萨尔纳特还有成组的佛传浮雕,即佛传四相,表现佛陀一生的四个主要事件,即诞生、悟道、说法、涅盘。此外,还有菩萨像。
笈多时期的石窟均不在笈多境内,主要分布于和笈多有密切关系的德干高原西部地区,如阿旃陀、奥兰伽巴德、坎黑里、巴格、伽托、特卡奇亚和埃罗拉等地,其中的阿旃陀石窟最为壮观。
这时塔堂窟数量比僧房窟数量明显减少。该期塔堂窟与以前相比主要的变化是,窟内覆钵塔升高,塔正面开龛造佛像。如阿旃陀19窟、26窟和29窟,埃罗拉的10号窟。
这一时期的僧房窟规模增大,而且中厅正壁开佛堂,有了礼拜窟的功能。佛堂内有佛像,后期多为三尊像,即中为佛,两边为胁侍菩萨,佛堂侧壁往往雕一些伎乐、天人或供养人像。中厅仍为方形,一般有柱子围绕成方形,但也有成行排列的,柱子与四壁之间叫回廊,四壁三面开有居室。
印度这一时期石窟数量最多,并影响至中亚与中国。
四、衰落期(公元八世纪~公元十二世纪)
笈多王朝延续至七世纪初,至戒日王死后,印度重新走向分裂,陷入混战局面。公元740年,东北方孟加拉兴起了波罗王朝,这是一个地区王朝,虽然它的历代国王支持佛教,修建了一些佛塔及许多大型佛教寺院,但从印度全国来说,佛教已经衰落,佛教传播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。
菩提伽耶的无上菩提寺内有一大塔,耸立在一座高高的台基上,四角各有一小塔,中心塔高55米,平面呈正方形,向上渐小,共分七层,每层有像龛,顶部还有五个小塔。
这一时期最为着名的佛教建筑当数那烂陀寺。
那烂陀位于拉杰吉尔北10公里处,于七世纪前半叶成为大乘佛教的中心,我国着名高僧玄奘曾在这里就学。
那烂陀寺院的布局格式是对称的,一排僧房正对一排佛堂,两者之间留有宽敞的空地。佛堂是五塔式,中心塔高大,其中有佛堂。僧院平面为正方形,中有露天庭院,四周有回廊和居室,对着入口处建佛堂。西南角的大塔31米多高,塔基平台上有四个小高塔,塔身四周开有像龛数层,大塔顶部建有佛堂。
那烂陀还是波罗王朝时期佛教石雕与青铜铸像的中心。这一时期石雕像的特点是,逐渐世俗化,佩带许多装饰品;由于密宗的兴起,参照印度教造像而制作了许多护法神、多头多臂的菩萨像、忿怒姿态的金刚和天神像等。
这时的佛像趋向复杂,往往作为佛传题材出现;波罗时期还出现了带冠佩饰的佛像,装饰华丽。
波罗王朝历时400年之久,十二世纪中叶被德干高原的色纳王朝攻灭。公元1200年左右,伊斯兰教军队侵入中印,重要寺院被毁,佛教在印度开始衰灭。
版权所有:心经在线网